根據英國艾塞克斯大學 (University of Essex)心理學家 Andrew K. Przybylski 的研究發現,社群媒體的興盛帶來日益豐富的社交形式,透過輕鬆傳遞即時的事件、活動與對話,降低了社會參與的門檻以及高度承諾,不知不覺中我們都成了社群媒體的俘虜,長久累積的網路社交壓力導致數位疲勞(Digital Burnout),引發擔憂他人優先獲取有益經歷,或是害怕自己與最新現況脫節的「FOMO 錯失恐懼」症狀。
依據神經生物學理論,人類基因的生存本能,觸發錯失恐懼的心理狀態和行為並非預料之外,隨著社群媒體世代來臨,觀察網路社交行為不難發現,「網路使用時長」、「社群恐慌嚴重度」二者具有正相關。本文將淺談 FOMO 錯失恐懼的成因、優劣與7大症狀,帶你認識新型態的 ROMO 與 JOMO ,以及面對資訊焦慮應該如何自處,透過練習 JOMO 、 5 步驟輕鬆遠離錯失恐懼與數位疲勞,推薦 UC Training 基於真實科學方法的【情感社交教育講座】,改造焦慮大腦、找回遺落的快樂,Transforming FOMO!
👆 2025 自我提升、促進兩性相處,口碑載道的「社交培訓課」
FOMO錯失恐懼是什麼?FOMO帶來的優劣利弊,面對資訊焦慮有解嗎?
▲ 網路頻道探討FoMO產生焦慮感
FOMO錯失恐懼(Fear of Missing Out)
「FOMO 錯失恐懼症(Fear of Missing Out)」由 Patrick J. McGinnis 在哈佛商學院(Harvard Business School)的校刊《Harbus》首次提及,經常體現於生涯經歷、社會關係或理財投資等相關事件,被廣泛定義為對於錯失機會可能造成後悔,此種不確定性造成的焦慮症狀,甚至可能對當前決定做出誤判行為。
科技帶動關係交流由實體轉往線上,現今 FOMO 錯失恐懼多用於害怕錯過社交資訊而受到排擠,希望透過密集、高強度的人際互動取得外界的關注,無形的心理壓力引發恐慌症狀,研究也發現儘管獲得與損失同時發生,「失去」更容易衍生比較、沮喪的感受和情緒,患者認為尚未參與的部分事件,可能導致自己與朋友圈脫節,因此經常感到煩躁不安。
生存本能的驅動力
網路科技發達、社群媒體盛行引發各種文明病,更加劇了 FOMO 錯失恐懼的現象,FOMO 往往伴隨空虛、寂寞、焦慮、比較、嫉妒、虛榮等負面情緒與心態,同時也造成如時間、金錢等間接損失。然而從神經生物學角度分析,大腦感受到威脅、啟動 FOMO 進行自我防衛的本能,也形成建構社群意識、追求生存資訊以及歸屬團體等實質助益。
ROMO or JOMO,擺脫恐懼或慶幸錯過?
面對FOMO錯失恐懼的現象愈來愈普遍,衍生出心理本質相反,理解本身擁有社交選擇權、意識到自己無須浪費時間、過度參與周遭不感興趣的事件與活動,稱為「ROMO(Relief Of Missing Out)擺脫錯失」,以及積極找回生活主導權,將注意力集中於追求個人自由與獨處時光的「JOMO(Joy of Missing Out)享受錯過」兩種新類型的生活態度。
👆 你聽過冒牌者症候群嗎?如何克服?
瞬間墜入焦慮陷阱》社群綁架、資訊上癮,7大錯失恐懼症狀
FOMO 錯失恐懼症狀 | 遠離 FOMO 步驟 |
---|---|
🧠 耗盡時間反複確認線上訊息 | Step1:時間管理 ⬇️ |
🧠 害怕受忽視或缺席實體聚會 | Step2:循序控制 ⬇️ |
🧠 焦慮錯過流行話題與新趨勢 | Step3:數位排毒 ⬇️ |
🧠 強烈虛榮心且厭倦平凡生活 | Step4:享受獨處 ⬇️ |
🧠 外部評價回饋形成巨大壓力 | Step5:創造JOMO |
🧠 比較產生嫉妒導致患得患失 | |
🧠 不斷追求戀愛關係的新鮮感 |
FOMO錯失恐懼症狀1:耗盡時間反複確認線上訊息
無論搭乘交通工具通勤途中、上班或學習空檔、度假出遊甚至在社交場合,只要出現閒暇時間,每隔幾分鐘就難以克制查看手機的欲望,社群軟體開開關關、不斷刷新親友動態與媒體資訊,花費過多精力在關注周遭任何活動、事物或新聞,深怕錯過或被遺棄,都是FOMO錯失恐懼的明顯徵兆。
FOMO錯失恐懼症狀2:害怕受忽視或缺席實體聚會
現實中,FOMO錯失恐懼患者總是擔心自己未受邀參與親友聚會、發現缺席有趣、流行的活動,將受到群體排擠或人際邊緣化,因此勉強從事過多的社交行為,這種對於被撇除於群組或儀式之外的焦慮與不安感,彷彿本身不被需要、缺乏存在的價值,並經常伴隨孤單、失落與煩悶等負面情緒。
FOMO錯失恐懼症狀3:焦慮錯過流行話題與新趨勢
在 Threads 查看
▲ Thread討論串:FOMO 現象
隨時都想知道朋友在做什麼、談論哪些話題,希望能聽懂所有的笑話梗及流行用語,這些對於 FOMO 錯失恐懼患者而言至關重要,必須透過持續接收最新資訊,達到平復情緒的效果,當無法掌控周遭人事物的即時變化時,甚至會出現恐慌、憂鬱、沮喪、寢食難安等症狀。
FOMO錯失恐懼症狀4:強烈虛榮心且厭倦平凡生活
厭倦生活平凡無奇,事業、生活日常、休閒娛樂等動態分享或近況更新,帶來極大的競爭壓力,有機會就想立刻發布光鮮亮麗的文章、照片、影音,看似完美無瑕的背後,隱藏著自戀與虛榮的心理,害怕他人過得比自己更精采、充實,殊不知本身早已金玉其、外敗絮其內,被種種假象與缺陷圍繞。
FOMO錯失恐懼症狀5:外部評價回饋形成巨大壓力
在 Threads 查看
▲ Thread討論串:錯失恐懼症狀
過度在乎旁人對本身社群內容的反饋、傳訊息回復的頻率和速度,期待各種圖文分享能引發交友圈的共鳴,所有心思都聚焦在管理對外表現,FOMO 錯失恐懼症狀嚴重時,甚至會異常緊張地控制自己在網路上的一切舉措、持續謹慎觀察周遭的反應,極力避免在他人心中留下負面印象或被討厭。
FOMO錯失恐懼症狀6:比較產生嫉妒導致患得患失
發布在網路社群的動態或打卡,多數經過篩選、隱惡揚善,並傾向呈現美好歡樂的一面,例如美食、派對、旅遊等,而 FOMO 錯失恐懼患者不斷接收身邊這些資訊,相形之下自己彷彿被歸類為枯燥乏味的族群,內心開始嚮往朋友生活的多采多姿,羨慕甚至嫉妒他人擁有更豐富的日常,於是不甘示弱營造類似的假象,感受不到實質的意義,卻產生更多自卑及空虛感。
FOMO錯失恐懼症狀7:不斷追求戀愛關係的新鮮感
FOMO 錯失恐懼症狀開始逐漸蔓延至兩性關係,在親密互動過程中經常患得患失,已有既定對象仍渴望尋求更刺激的感情世界,甚至彼此達成共識,維持多人共存的特殊戀愛關係,這些族群認為透過多重伴侶的相處模式,能滿足內在深層的需求、填補匱乏及空虛,保有更完整、美好的感情狀態。
👆 如何陪伴邊緣型人格?
留白生活》練習 JOMO、5 步驟遠離 FOMO 錯失恐懼與數位疲勞
▲ 網路頻道討論擺脫焦慮The Joy of Missing Out
Step1:時間管理
將時間做最有效的運用,專注在自己身上,將 FOMO 錯失恐懼引發焦慮的念頭,視為中性的存在,誠實接納所有感受並停止批判、比較與嫉妒,嘗試安排能夠獨立完成的活動,察覺內在潛藏的隱型價值、找回熱愛生活的方式,使悲觀的心態獲得鍛鍊與昇華,理解由於不完美,所產生無限可能性才更值得期待。
Step2:循序控制
網路資訊過於豐富且多變,FOMO 錯失恐懼總是如影隨形,無論如何滴水不漏地接收訊息、關注社群媒體,仍無法完整體驗所有的事物。先從短暫的自我約束做起,即便是遠離手機起身活動5分鐘、閉眼放空休息10分鐘,都是進步的開始,學習放下對過去或未來事件的焦慮,專注眼前的美好,都有助於使心理狀態更加健康。
Step3:數位排毒
在 Threads 查看
▲ Thread討論串:數位排毒方法
增加日常的不插電時間,開啟手機或通訊軟體的勿擾模式、或是限制網路使用流量等方式,將社群訊息、通知的干擾降至最低,甚至慢慢延長停止使用手機的時間,阻斷FOMO錯失恐懼對於連結的渴望,適當地休息與放鬆、排除數位毒素,為內心帶來真正的滿足與平靜。
Step4:享受獨處
FOMO 錯失恐懼容易在獨處時過度於聚焦沮喪、孤寂、悲傷、無助等負面情緒,經由反覆執行將焦點分配至中立訊號區塊的訓練,能夠有效轉移大腦對於威脅訊號的注意力偏誤。此外每天為自己設定獨處時段,養成可替代查看社群軟體的習慣,例如運動、閱讀、戶外活動等,循序漸進擺脫 FOMO 。
Step5:創造 JOMO
在 Threads 查看
▲ Thread討論串:擺脫資訊焦慮
希望參與、增加在他人生活中存在的份量,目標對象沒有表現出所期待的回應,我們內心的失落感便油然而生。想要情緒不受外在左右、時間不被社群動態綁架,戒除手機媒體或完全遠離塵囂並非最佳解,能夠調控使用頻率與長度,學習辨別數位內容的優劣、選擇接收有益的資訊,從 FOMO 到 JOMO(Joy of Missing Out)、體驗錯過的樂趣,停下腳步身邊從未認真欣賞的風景,建立專屬的獨處舒適圈。
👆 單身非地獄,掌握魅力增值期
找回遺落的快樂》Transforming FOMO!改造焦慮大腦交給【UC Training】
「當你產生問題意識,解答已然近在咫尺」,放下過度經營人際關係、勉強社交帶來的FOMO,找回遺落的快樂,能夠積極支配本身的內在情緒、心理狀態與言行舉止,掌握主控權且不自我設限,沒有障礙地選擇互動對象,保持不失衡的關係,處於最舒服的JOMO狀態,就是所謂情感自由。
推薦業界唯一植基於專業心理學的情感教育機構UC Training,推出90小時全網最硬核情感課程,提供體驗式的學習路徑與方法,理論引導搭配實際演練,藉由互助與共感的過程,明確且感性地梳理出每位學員的故事,唯有對自己感到滿意、精彩生命輪廓的同時,才有機會邀請他人參與我們的快樂。
【UC Training】情感教育品牌簡介
品牌定位 專業、正派、人本的情感教育機構 |
---|
核心理念 先使自己完整,再學習愛與被愛。 -Make you complete |
主打服務 體驗式戀愛教學課程、社交互動實戰訓練 |
【UC Training】情感教育主打課程
【課程類別二】 情感自由 |
---|
-冒險工作坊- 輕鬆自在地與異性社交 |
-擁有工作坊- 與異性深聊 建立親密信任感 |
-理想工作坊- 維持圓滿 幸福的長期關係 |
-自由工作坊- 提升個人風格 展現高效吸引力 |
【UC Training】情感教育線上資訊
【UC Training】情感教育實體地址
推薦閱讀:脫單必修》自我增值、建構愛情首選【UC Training】情感教育課
參考資料(References)
Verywell Mind:How to Deal With FOMO in Your Life(By Elizabeth Scott, PhD)
Forbes:The Psychology Behind The Fear of Missing Out(By Emily Laurence)
The Japan Times:COVID-19 has taken us from FOMO to ROMO(By Sara Green Carmichael)
Cleveland Clinic:FOMO Is Real-How the Fear of Missing Out Affects Your Health
Forbes:Evolving from FOMO to ROMO — the relief of missing out(By AFPRelaxnews)
HealthCentral:The Upside To FOMO(By Kate Winick)
NirAndFar:Getting Over FOMO, the Fear of Missing Out(By Stuart Luman & Nir Eyal)
» 更多推薦:
【2025】越南房價近年狀況,專家建議:投資需審慎挑選!
【健身腰帶選購指南】第一次買腰帶就上手
讓別人贏!「大亨小傳」邀你一窺黃冠華的企業家生活